全部
25/05/2020-23/05/2022

全部
25/05/2020-23/05/2022
政府2020年宣佈撥款200億元,由社會福利署及政府產業署負責購置私人處所作社福設施。產業署繼去年斥資約3,650萬元買入尚藍天舖位後,是次買入上環華秦國際大廈一樓全層,面積約6,500平方呎(未核實),成交價約7,500萬元,平均呎價約11,538元。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05年斥資約1,550萬元購入物業,持貨17年賬面獲利約5,950萬元或3.8倍。
商舖交投氣氛轉好,市場錄得大額成交。灣仔軒尼詩道103至105號地下,面積約1,850平方呎(未核實),市傳以約1.08億元連租約易手。資料顯示,現時該舖由銀行租用,月租約32.5萬元,預料買家可享租金回報約3.6厘。原業主於2004年斥資約4,800萬元買入舖位,持貨18年賬面獲利約6,000萬元或1.25倍。
疫情下消費模式轉變,物流業需求殷切。嘉里建設公布,以作價約46.2億元沽出兩個分別位於沙田及柴灣的貨倉,成交價分別為約23.3億元及約22.9億元,買家為華潤物流,暫成今年度最大宗工廈買賣成交。資料顯示,嘉里(沙田)貨倉位於火炭山尾街36至42號,總樓面面積約404,374平方呎(未核實),折合平均呎價約5,761元;嘉里(柴灣)貨倉則位於柴灣嘉業街50號,總樓面面積約521,253平方呎(未核實),折合平均呎價約4,393元。
民生區鋪位疫情下再錄得成交,7年升值約3成。市場消息指,西貢海傍廣場金寶閣地下6號舖連閣樓,面積245平方呎(未核實),另設閣樓面積約160平方呎(未核實),以約2,980萬元售出。據了解,原業主於2015年4月以約2,200萬元買入,持貨7年帳面獲利約780萬元,升值約35%。上述舖位現時由麵包店承租,月租約7.2萬,料買家可享約2.9厘租金回報率。
疫情下失旅客,瑞典連鎖時裝品牌撤走核心區旺舖。市場消息指,尖沙咀廣東道30號新港中心G38B、C及D連一樓139B及139C號舖,由瑞典連鎖時裝品牌租用多年,而該店近日進行清貨大減價,並預告本月底結業。市傳,該舖位原由多個租客包括時裝、餐廳等租用,2008年自由行旅客消費暢旺,業主把商場地下及1樓,合共約2萬平方呎(未核實)舖位,以約700萬元租予上述時裝品牌。其後品牌再續約,租金曾加至逾1,000萬元。
甲廈租賃需求增加,業主擴大議價空間。市場消息指出,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30樓06室,面積約2,930平方呎(未核實),交吉8個月後,市傳以呎租約70元租出,相對月租約205,100元。據悉,該單位前呎租約103元,故新租金下跌約32%。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業主於2018年斥資約1.635億元買入物業,是次成交可享約1.5厘租金回報。
工廈活化重建潛力佳,發展商申請步伐積極。城規會新近接獲4宗工廈重建申請,料將獲通過。包括位於觀塘開源道75至77號業發工業大廈1期及2期及巧明街119至121號年運工業大廈3幢工廈合併重建,地盤總面積約5萬平方呎,申請放寬地積比率至14.4倍,擬建1幢39層高的商廈,料總樓面面積約72萬平方呎。另外,屯門新安街13號寶泰工業大廈及新安街15號山齡工業大廈亦申請放寬地積比率至11.4倍,分別興建為1幢23層高的新式工廈,兩項目佔地同約9,999平方呎,總樓面分別約11.39萬平方呎,即合共可提供約
疫情回穩,商舖買賣交投漸入佳景,投資者趁勢沽貨。市場消息指,觀塘雲漢街45號地舖連入則閣,面積1,431平方呎(未核實),閣樓面積510平方呎(未核實),以約1,350萬售出。據了解,原業主於2012年4月以約680萬元買入,持貨10年帳面獲利約670萬元,或升值約0.98倍。該舖現時由車房以約3.5萬元承租,料買家享回報約3.1厘。
疫情拖累重建項目,裕民坊招標押後。市場消息指,市建局年初公布擬改用較彈性模式,容許中標發展商適度調整寫字樓、酒店及零售的發展比例,惟修訂規劃需時,觀塘裕民坊原定2026年竣工,須押後至2028年。上址在市建局觀塘市中心第四和第五發展區項目中,擬重建成一幢涵蓋零售、寫字樓和酒店發展的綜合商業大樓,以及一個具多用途社區設施的商場,總樓面面積高達216萬平方呎,商場樓面面積佔逾100萬平方呎。
甲廈租務交投活躍,信德中心西翼中層單位以市價出租。市場消息指,上環干諾道中168至200號信德中心西翼20樓10室,面積約1,100平方呎(未核實),以每呎約48元租出,月租約5.28萬。據了解,該大廈租務交投頻密,呎租界乎約42至60元之間,最新呎租屬貼近市價水平。
媒體專欄
|11/05/2022
全球疫情肆虐,對旅遊及酒店業造成沉重打擊。不少酒店為了維持營運各出奇謀,例如推出宅度假(Staycation)主題優惠或轉作隔離酒店等,亦因為其發展方向靈活及多元化,從而吸引機構投資者或私募基金趁低吸納,並趁勢將酒店轉型作共居空間,以迎合市場需要。 截至今年4月30日,市場共錄得約42宗逾億元大手成交,當中酒店佔五宗,涉及約12%。當中由莊士機構持有的紅磡逸‧酒店(Hotel Sav)以成交價約16.5億元售出,成為自疫情以來最大宗的中價酒店成交。逸‧酒店位處蕪湖街83號,於2015年由商廈改裝成25層高的酒店,按成交價計算,平均房價約425萬元。 在疫情下酒店需重新覓其市場定位,更備受青睞。有外資共居品牌趁淡市擴充版圖,積極將配套充足的中價酒店轉為共居空間項目,升值潛力大大提升。新近該品牌以約13.75億元收購位於大角咀道86號九龍珀麗酒店。物業樓高27層,共設435間房,以此計算,平均房價約316萬元。據悉,該品牌早前已購入土瓜灣譚公道103至107號全幢酒店,並改裝成共居項目。 市場消息指出,北角華美達盛景酒店及現時用作隔離用途的西環華麗都會酒店新近同獲該共居品牌洽購,涉資約20.5億元。 酒店在地利位置,以至間隔配套及設施方面均切合共居空間要求;加上共居空間在租金上較酒店相宜,又可有更多公共空間作互動交流,因而較受上班一族、短暫來港人士以至大學生等需求,發展潛力大。再者,若疫情持續消退後,酒店業可望漸復甦,屆時酒店將迎接新需求,預料購入酒店物業將屬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選擇,預料酒店料成今年投資焦點。 原文刊於2022年5月11日橙新聞工商舖有妙法>專欄內
精英動向
|05/05/2022
受惠於活化政策的工商物業,近年投資價值看高一線,加上本身呎價相宜,成為用家及投資者寵兒。2021年中原(工商舖)工商部把握市況,締造卓越成績,共有約30位前線精英取得中原精英會資格及殊榮,更為業主、租客及買家共創投資及入市機遇。有見及此,中原工商部今年將會每月讓精英們在媒體平台上誠意推介市場優質租賣盤口,更會於經濟日報及星島日報刊登,務求全面協助客戶入市心頭好,與客戶攜手抓緊入市良機。 更新日期:2022年5月5日
即時新聞稿
|27/04/2022
隨著第五波疫情回穩,本港經濟活動逐漸回復,經濟前景再現曙光,帶動整體寫字樓市場氣氛向好。灣仔交通配套一應俱全,集住宅與商業元素於一身,適合各行各業進駐。新近有業主看好市況,將灣仔協生大廈罕有全層物業推出市場放售,並委託中原(工商舖)作獨家代理,意向價約6,000餘萬元。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高級資深分區營業董事謝立生表示,該獨家代理物業位於灣仔軒尼詩道107至115號協生大廈3樓全層,面積約4,688平方呎(未核實),意向價約6,000餘萬元,平均呎價約13,000元起。謝氏指,物業以交吉形式出售,可以買賣公司形式交易。業主為物業翻新增值,附全新寫字樓裝修及分體式冷氣並設有茶水間、獨立洗手間等,方便準買家節省時間及成本。此外,物業雖位處大廈低層,但面向修頓球場,景觀開揚,加上約70呎廣闊櫥窗,採光度大增之餘,亦可廣收宣傳推廣之效。該層負重約4kPa,備有130A三相電力,料可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租戶進駐,尤合社團或教會;現時該廈市值呎租約40至45元。 謝氏續稱,協生大廈為商住物業,座落於核心商貿地帶,人流旺盛,加上物業地理位置優越,距離灣仔港鐵站出口僅約數分鐘步程,又有多條巴士路線途經軒尼詩道,交通網絡完善。謝氏相信,是次放售物業屬港島核心區罕有全層樓面供應,可塑性高。無論自用或投資收租都相宜,預計洽購反應會見不俗。
即時新聞稿
|25/04/2022
活化工廈政策推動葵涌一改傳統工業區面貌,近年有不少設計新穎的新式工商廈落成,區內舊式工廈樓面供應愈見矜罕,帶動租務需求穩健,投資回報價值可觀;大樓面單位更因投資方向具彈性,而深受買家歡迎。新近業主看準市況,決定獨家委託中原(工商舖)放售葵涌華發工業大廈中層逾萬呎相連戶,意向價約3,563萬元。 中原(工商舖)工商部分區營業董事黎紹賢表示,上述放售物業位於葵涌工業街10至14號華發工業大廈中層06及10至12室,總面積約11,465平方呎(未核實),意向價約3,563.5萬元,平均呎價約3,100元。物業以連租約形式出售,物業分間成多個單位,出租率近九成,總月租收入約18萬元,按此計算,新買家可享租金回報高達6厘。黎氏續表示,物業三面大單邊,望開揚繁華城市景觀,單位內設分體冷氣,商務中心裝修風格。 黎氏認為,華發工業大廈位處葵涌工商核心區,交通便利,周遭商店、銀行及食肆林立,配套齊全,因此業主大多惜售。翻查資料,該廈對上一宗逾萬呎單位成交要追溯至2018年中,成交為該廈中層05至07室,面積約12,282平方呎(未核實),以呎價約2,500元易手,涉資約3,070.5萬元。黎氏續稱,近月葵涌區連環錄得工廈全幢大額成交,如葵涌貨櫃碼頭路43號集運中心全幢物業剛獲美資基金以約28.8億元購入,暫成今年最大額的買賣成交。黎氏分析,葵涌區工廈發展方向多元化,吸引不少發展商及用家疫市下趁機吸納,而今番放售物業質素上乘且租金回報吸引,料會獲用家及投資者踴躍洽購。
即時新聞稿
|30/03/2022
港島東整體商業氣氛濃厚,普遍呎價比港島核心區相宜,與目前發售中的東九龍及西九龍一手商廈相比,亦具一定競爭力,吸引法定機構及品牌進駐。其中柴灣區有個別呎價叫價低於1萬元的甲廈可供選擇,因而成為不少投資者及用家尋寶之選。有見及此,有業主委託中原(工商舖)獨家放售柴灣甲廈東貿廣場中層三個相連單位,意向呎價由7,500元起,冀更多企業趁市況調整期間,加快進駐港島東甲廈決定。 中原(工商舖)工商部高級資深分區營業董事黃啟成表示,上述獨家放售物業位於柴灣利眾街24號東貿廣場16樓A室及B至C室,總面積約4,930平方呎,三個單位皆可觀望城市及山景,意向呎價由7,500元起。黃氏稱,3個單位由兩位業主各自持有,A室面積約1,640平方呎(未核實),過去一直由業主自用,若買家有意買入長線投資,業主可考慮售後租回,以市值呎租23至25元計算,租金回報可高達3.6厘以上;另一業主持有的B及C室,總面積約2,990平方呎(未核實),該單位將連租約放售,現由貿易公司以呎租約25元租用,租約將於今年9月屆滿。另外,買家可獲配售私家車車位,照顧駕駛需要。 黃氏續稱,東貿廣場由恒基地產發展,質素及管理方面有信心保證,電梯大堂採用雲石裝潢,氣派優雅;單位配備玻璃幕牆及約4.3米高樓底,採光度及空間感十足,而且間隔靈活,運用歸邊設計,極少樑柱。黃氏表示,東貿廣場為柴灣區內唯一甲廈,該廈相連戶放售盤更為罕見,資料顯示,該廈對上一宗相連戶成交個案可追溯至2013年,當時中層B至D室,總面積約4,428平方呎(未核實),以約2,988.9萬元售出,呎價約6,750元。黃氏稱,是次放售物業在市場上罕有,既可以交吉或連租約形式交易,適合不同投資者及用家需要。加上區內有數幢大廈即將活化及重建成商業用途,在協同效應下,區內商業活動更加頻繁,相信是次項目將受到投資者及用家注目。